物理發泡是通過機械方式將發泡劑、水、空氣制成泡沫。發泡機是關鍵,發泡機較早產生于國外,其原始機型是采用葉輪高速旋轉制泡,故又名“打泡機”。我國較早使用的不是專用發泡機型,而是采用砂漿攪拌機,但這種方式葉片的旋轉速度慢、引入的氣體少,包含后來使用的一些中低速旋轉設備制作泡沫劑同樣也不理想,引入氣體慢,且泡沫不均勻,泡徑大,泡徑無法控制,消泡也快。
沫混凝土不同于加氣混凝土及其它輕質混凝土,主要在于其技術要求,正是這些技術要求才成就了泡沫混凝土的廣泛應用。
1. 干密度
一般泡沫混凝土的干密度為300-1100kg/m3,個別北方地區在同等強度下可以達到100-1200kg/m3。
用于地暖、外墻保溫、地基保溫為100-300 kg/m3;
用于現澆和非承重墻體制品為300-700 kg/m3;
用于承重墻體及其他承重制品為700-1200 kg/m3;
經過以后不斷技術升級和換代,如今已發展為以高壓充氣為主體的第三代發泡方式,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物理發泡,從而使泡沫混凝土廣泛應用。根據發泡原理來看,目前廣泛應用的發泡機有高速葉輪型、高壓空氣型、鼓風中低壓型。
雖然發泡機型不一樣,但發泡原理都大同小異。即利用各種機械方式產生一定壓力,將空氣壓入經水稀釋的發泡劑液體中,就象給氣球打氣一樣,實現兩者的均勻混合。在常壓下,空氣進入液體是較難的,而在一定壓力下,則變得比較容易。這個空氣壓力不單是把氣體壓向液體中,同時也把液體壓向氣體中,實際上是雙相同時施壓。通進連續不斷、均衡的施壓,氣液兩相混合速度快、效率高,泡沫均勻、氣泡細小,達到了物理發泡較理想的技術要求。
二、 化學發泡發泡混凝土
化學發泡劑是一種能與其它物質產生化學反應或自身在一定溫度下裂解,從而產生反應氣體的化學物質。根據其原理,可以分為兩大類:熱解產生氣體的發泡劑與反應產生氣體的發泡劑。
熱解型發泡劑,例平常我們制作面包用的碳酸氫鈉,當溫度升高到一定范圍后,就會自身裂解,釋放出氣體。比較常見的還有:碳酸氫氨、碳酸二氫鈉、碳酸三氫鉀等,這些熱解型發泡劑在加氣混凝土或泡沫混凝土難以應用,就不多說了。
反應型發泡劑,廣泛使用的反應型發泡劑有幾百種,包括了許多能與其它物質產生化學反應而產生氣體的物質。但真正能用于水泥發泡的反應發泡劑不多,現試列舉如下:
1、金屬粉類 包括鋁粉、錳粉、鋅粉、鐵粉、銅粉等各種金屬粉。目前大量應用的主要是產氣量較大,發氣平穩,發氣速率適宜的金屬鋁粉,常制成有煤油保護的鋁粉膏使用。我們所說作為加氣劑的鋁粉,在堿性環境下,才能進行放氣反應,在加氣混凝土料漿中,堿性物是Ca(OH)2。因此,鋁粉與水的反應可以寫成:
2A1+3Ca(OH)2+6H2O==3CaO·A12O3·6H2O+3H2↑
2、雙氧水 雙氧水(H2O2)也是一類常用的加氣劑,雙氧水在堿性水泥介質中會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產生氧氣,這是雙氧水用作加氣劑的依據。如果加入次氯酸鈣發氣過程將強化。反應式如下:
2H2O2==2 H2O+ O2↑
Ca(OC1) 2+2H2O2==Ca C12+2 H2O+ O2↑
3、其它發泡劑 例碳化鈣、碳酸鹽及酸式碳酸鹽等。
中高檔泡沫混凝土施工,宜用硅酸鹽水泥(代號P·Ⅰ和P·Ⅱ)
硅酸鹽水泥在六大水泥中品質較優,根據GB175-1999標準規定,它的石灰石或?;郀t礦渣混合材只能摻入5%以內,熟料成分比例較多,Ⅰ型(代號P·Ⅰ)不摻混合材料,品質較優;Ⅱ型(代號P·Ⅱ)摻入5%以內混合材料,品質隨后。其水泥礦物成分以硅酸三鈣 為主,水化速度快,膠凝能力強,也是水泥高強度的主要來源。水泥凝結與硬化速度快于其他通用水泥,且早強性也高得多。水泥等級在42.5~62.5。但這種水泥產量低,造價貴,許多水泥廠不生產。